服务详情
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凯氏带染色方法:
盐酸小檗碱 - 苯胺蓝染色法
实验材料:植物根组织切片、二甲苯、无水乙醇、75% 酒精、0.1% 盐酸小檗碱染色液、0.05% 苯胺蓝染色液、抗荧光淬灭封片液等。
实验步骤
脱蜡与水化:依次将切片放入二甲苯 Ⅰ20 分钟、二甲苯 Ⅱ20 分钟进行脱蜡,然后放入无水乙醇 Ⅰ5 分钟、无水乙醇 Ⅱ5 分钟,最后用 75% 酒精处理 5 分钟,再用自来水冲洗。
染色:将切片放入 0.1% 盐酸小檗碱染色液中避光染色 1 小时,水洗 3-5 次,吸干水分后,将切片置于 0.05% 苯胺蓝染色液中避光染色 30 分钟,再次水洗 3-5 次,吸干水分。
封片:滴加抗荧光淬灭封片液封片,盖上盖玻片。
观察与拍照:用荧光显微镜(DAPI 滤光片)观察凯氏带,由于荧光易淬灭,应尽快拍照,拍照过程中注意避光,切片可短暂保存于 4℃环境下。
碱性品红染色法
实验材料:植物根组织、碱性品红染液、固定液(如 FAA 固定液)等。
实验步骤
取材与固定:选取合适的植物根组织,将其取下后用水冲洗干净,然后放入 FAA 固定液中固定 24 小时以上,较大的组织需要切成小块再固定。
切片:将固定好的根组织进行切片,厚度根据需要确定,一般为 10-20 微米。
染色:将切片放入碱性品红染液中染色一定时间,具体时间根据材料和染液浓度而定,通常为 1-2 小时。
漂洗:用蒸馏水或清水漂洗切片,去除多余的染液,直到切片颜色不再明显变化。
观察: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,凯氏带会被染成红色,呈现网格状结构,同时维管组织的木质部也会被染色。
间苯三酚 - 盐酸染色法
实验材料:植物根组织切片、间苯三酚溶液、浓盐酸等。
实验步骤
准备切片:将植物根组织切成薄片,可采用徒手切片法或石蜡切片法。
染色:在载玻片上滴加间苯三酚溶液,将切片放入其中浸泡 5-10 分钟,然后滴加浓盐酸,立即盖上盖玻片。
观察:在显微镜下观察,凯氏带中的木质素会被染成红色或紫红色,与其他部位形成鲜明对比。